日本的平原地带大多集中在南部,北部多为山地和丘陵,想要登陆殊非易事。
好在足利义满将防守的重心放在了西南沿海,根本没想到明军会在北部登陆,因此并未派重兵驻守。
事不宜迟,孙恪与朱权经过一番紧张的商议,决定兵分两路对倭军发动攻击。
朱权此次前来,精锐尽出,带来了最能征善战的朵颜三卫。
兀良哈人最是善射。朱权一声令下,数以万计的利箭如蝗虫般飞了过去。
仁木显胜、山名师义、斯波义种这些守护大名,并不是日本的强势大名,他们在内斗中已属菜鸡。
而朵颜三卫是精锐中的精锐,严整的军容己令倭军胆寒。
只听得凄厉的喊声四处响起,无数的倭寇被射中。
仁木显胜、山名师义、斯波义种命令还击。
可是没等他们弯弓搭箭,朵颜三卫的第二波射击又抢先发动了。
倭军完全不是朵颜三卫的对手,阵脚大乱,乱纷纷往后退。
兀良哈人惯喜在箭尖上涂上毒汁,一旦射中,即便不能当场毙命,三日之内,也必定惯烂而死。
眼看倭寇们死伤惨重,朱权令旗一挥
上岸!
数百条船向着岸边疾冲过去。
仁木显胜,山名师义,斯波义种命令开火。
火炮落入朱权船队之中,不少船被命中,摇摇晃晃沉入水中。
朱权命令火炮还击,一时间硝烟弥漫,炮声隆隆,火炮击中之处,血肉横飞。
连续三四轮的炮击之后,倭军终于不敌,丢并炮位,落荒而逃。
冲锋!冲锋!
船已经靠岸,朱权率先跳上岸,无数健儿紧紧跟随。
一时间杀声震天,明军如下山猛虎一般冲向敌阵。
倭寇们本就士气低落,此时更是毫无斗志,纷纷转身逃窜。
与此同时,孙恪则率领另一路军在四十里处的倭国本州佐用郡血战。
佐用郡守护大名濑川介之助,凭借工事,节节设防,阻止孙恪登陆。
孙恪命令二百余门火炮在同一时间,同时开炮,终于撕开一个缺口。
海水太浅,船无法靠岸。
孙恪命令弃船涉水上岸。在后方火炮和弓箭的掩护下,数以万计的明军举着火枪、火铳,擎着大刀、长枪,潮水般向岸上涌去。
濑川幸之助企图负隅顽抗,孙恪弯弓搭箭。
嗖!
一箭命中正胸。
嗖!
一箭命中咽喉。
濑川幸之助一命呜呼。
杀!
杀!
杀!
孙恪挥舞着大刀,冲在最前面。
守护大名已死,数以千计的倭军落荒而逃。
孙恪率军紧追不舍。
正这时,朱权率军攻截断了倭军的退路。
两军前后夹击,倭寇被杀得丢盔卸甲,跪地求饶。
此役大获全胜,明军不仅斩杀了大量倭寇,还俘虏了不少敌军将领。
朱权和孙恪对视一眼,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他们马不停蹄,不费吹灰之力,攻克了佐用郡。
朱权和孙恪放火焚烧了佐用郡的治所,在大街小巷捕杀倭寇。
一番烧杀之后,佐治郡已经市无完物,到处火光冲天,浓烟滚滚。
无数的倭人男女老幼弃家出逃。
京都离佐用郡不过六十余里,那里是倭国皇宫之所在,有二十七座神社,供奉着三法器,和历代倭皇的灵位。
朱权和孙恪继续率部前进,途中偶遇一群逃难的百姓。
从他们口中得知,京都的守军听闻前线战败,早已四散奔逃。倭皇带着三神器,南逃到了奈良。
朱权和孙恪大喜,命令加快行军速度。
傍晚时分,大军抵达京都城外。
高高的城墙之内一片死寂,朱权和孙恪不敢贸然入城。
朱权和孙恪商量后决定,先按兵不动,派探子进城查探情况。
夜幕降临,探子回报城内确实空无一人。
两人决定明日再进城。
次日清晨,城门缓缓打开,朱权和孙恪带领军队进入城中。
京城内街道上空荡荡的,四处弥漫着战火的痕迹。
他们来到皇宫,发现金碧辉煌的宫殿已经被洗劫一空。
朱权愤怒地砸了一下拳头,发誓一定要找到倭皇,追回三神器。
就在这时,一名士兵来报,在城郊发现了倭皇的踪迹。
朱权和孙恪下令焚毁倭皇皇宫,然后领兵前往,果然看到了倭皇的马车。
他们迅速包围了马车,倭皇却早已不见了踪迹。
远在九州岛与朱允熥、蓝玉对峙的足利义满听闻京都陷落,惊得当场晕厥,一头栽倒在地。
民部、治部的大辅
第76章 势如破竹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